来源:中国绿色时报
本报讯 记者王涛 通讯员麻守仕报道 近日,甘肃敦煌阳关保护区野外监控系统及野外巡护监测数据显示,保护区夏季候鸟已陆续到达渥洼池湿地求偶筑巢。
阳关保护区渥洼池湿地处在鸟类“中亚-印度迁徙线”上。特殊地理位置,丰富的湿地资源,为长途迁徙的候鸟提供了必要的补给。4月以来,灰雁、家燕、赤麻鸭、斑头雁、绿头鸭、白骨顶鸡、赤嘴潜鸭、黑翅长脚鹬等夏候鸟,以及毛腿沙鸡、纵纹腹小鸮(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)等留鸟已陆续到达渥洼池湿地并求偶筑巢。目前渥洼池湿地已监测到雁形目、??目、鹤形目、鸻形目、雀形目等夏季繁殖候鸟9科17种,总数超过2000只。预计将会有上千只候鸟宝宝降生。夏候鸟数量攀升,引来了国家一级、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草原雕、棕尾鵟和鹗(鱼鹰)等猛禽。
阳关保护区属湿地候鸟类型自然保护区,总面积8.8万公顷,是中国西部荒漠区中较为罕见的内陆河流生态系统。目前,阳关保护区候鸟的数量比2007年首次科考时增加了6000多只,候鸟种类也从首次科考时的87种增加到现在的130多种。其中,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黑鹳、白尾海雕、玉带海雕、黑颈鹤、大鸨、小鸨等9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天鹅、红隼,灰鹤、白琵鹭等27种。2019年9月至10月,阳关保护区渥洼池湿地监测到的过境候鸟数量上万只,创历史之最。
近年来,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逐步建立完善监测体系,持续开展候鸟种群及动态监测,对候鸟主要分布区、越冬地、繁殖地、迁飞停歇地、迁飞通道等严防死守,杜绝乱捕滥猎和损毁野生动物栖息地等违法行为。强化疫源疫病防控和预警,开展鸟类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样品采集、监测和防控工作,强化候鸟保护宣传教育,吸引志愿者、爱鸟人士等社会力量开展候鸟护飞行动,过境候鸟数量和种类呈逐年增多趋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