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甘肃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监测人员,利用野外监控系统在敦煌阳关湿地监测到6只环颈雉组团觅食的场景。能在湿地监测到小群环颈雉,实属难得。
据保护区监测数据显示,目前有10多只环颈雉常住敦煌阳关湿地及周边的灌木林地。环颈雉(Phasianus colchicus)是雉科、雉属的一种走禽,俗名“野鸡”,体重900至1050克,体长约为80厘米,较家鸡略小,但尾巴却长得多。雄鸟和雌鸟羽色不同,雄鸟羽色华丽,多具金属反光,头顶两侧各具有一束能耸立起而羽端呈方形的耳羽簇,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。环颈雉常以水果、种子、叶子、芽等植物物质和昆虫为食。尤其喜欢吃谷物和玉米的种子,因此惹的人类“群起”而攻之。环颈雉的叫声相当雄厚,音调又高昂,因此听起来很是刺耳。
近几年来,保护区监测到环颈雉的种群数量有所增加,于是和人类“抢食”的状况屡见不鲜。目前,环颈雉也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里“下架”,和野猪一样面临“人人喊打”的尴尬局面。但有所不同的是,环颈雉仍然被列入“三有”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里,继续受法律保护。
因此,“落架”的野鸡仍是“三有”鸡,我们还要继续坚持与它们和谐相处。